湖南工业大学“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15-03-20 点击数:

2006年2月14日,教育部批准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一所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省属先进、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 主要成就

1、办学规模增长较快。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65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36人,本科生12892人。学校已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并存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2、学科专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优势互补、门类较全、覆盖面较广的学科体系正在形成。学校现有19个硕士学位点,其中2个一级学科点;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设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省级重点专业;硕士学位点和本科专业分布在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哲学等8大学科门类,初步建立起了多学科办学的发展格局。

3、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成效显著。自2004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3年本部理论学习、1年基地实践的“3+1”教学模式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4、科学研究进步显著。学校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现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43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418项。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53项,获得国家专利27项。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5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85篇。主持召开了“2004国际现代包装学术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还长期与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南车时代集团等地方大型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关键性技术,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力度加大。学校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在职教职工1184人,其中专任教师731人,具有正高职称的103人,副高职称的235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约占47%;博士66人、硕士237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专任教师的41.45%。教师中研究生导师9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和培养对象20人;有15人分别进入了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百人工程”和省学科带头人行列。另聘有兼职两院院士6人,兼职教授46人。

6、办学条件日益完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经拥有较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现有校园面积1335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612.32万元,馆藏纸质图书89.6万册,电子图书资源23.18万册,拥有较先进的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建有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体育馆及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的各类运动场地。

7、新校区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新校区征地拆迁和一、二期工程建设任务,新校区运作情况良好。建成后的新校区将与附近的高新产业园区、城市社区融为一体,通过“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成为一座现代气息浓郁、功能齐全的大学校园。

8、对外交流合作日益紧密。学校历来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与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5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德国斯图加特媒体大学、法国兰斯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聘请美、德、日等10多个国家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与美、韩、香港等国家、地区及国内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了厂校协作办学;成功创建了中山包装学院,作为在沿海地区的人才服务窗口和实践教学基地。

(二)主要困难

近年来,尽管我校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得到了较广泛的社会认同,但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仍面临以下主要困难:

1、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学校刚更名为大学,难度最大的是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大学意识,强化现代大学理念,培育独具特色的“湖工大”精神,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大问题。

2、学科专业建设面临着充实内涵、提高层次和水平的艰巨任务

3、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高层次、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数量不足,缺乏大师级的专家学者。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难以进入高层次的重大科学技术领域。

5、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现代化的教学科研设施还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机遇与挑战

(一)战略机遇

1、经济全球化为开放办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也对人类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方式产生了强烈冲击,并引发了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对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产生了非常旺盛的需求,对创新性成果的研究与开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经济全球化还为我校开阔视野、借鉴经验、拓宽思路、推进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科教兴国”战略与建设“包装强国”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层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良好的办学环境。

我校是中包总公司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高校,是建设“包装强国”目标的直接受惠者。国家对包装人才与包装科研成果需求的急剧增长为我校在发展中坚持包装特色、发挥包装学科优势、拓展包装人才培养领域、开展包装科研创新提供了广阔舞台。

3、区域经济合作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与推进,湖南充分发挥了承东启西融中的地理区位优势,自动融入中部六省区联动协作的潮流,积极参与泛珠三角“9+2”战略协作,主动接受长三角产业与技术的转移与辐射,成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向西部梯度转移的重要桥头堡。省内区域经济合作已健康有序地开展,“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实质推进阶段,“3+5”城市群发展战略已具雏型,湘西开发已顺利实施。区域经济合作对智力支撑与科技发展的强盛需求,为我校“立足湖南,面向全国”,积极培养多层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科技协作攻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

4、湖南新型工业化与株洲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为凸显办学特色提供了强劲动力

湖南新型工业化战略与株洲改造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要求高校努力培养大量各行各业急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大量具有自主产权的创新性科技成果,这为地处株洲的我校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主动开展科学研究、凸显工科教育特色提供了强劲动力。使我校“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为中国包装事业的发展、湖南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老工业基地株洲的振兴提供强劲支持”的办学思路具备了实施的现实可能与有效途径。

5、“教育强省”工程为我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强省”工程为全省高校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对全省高校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长株潭教育文化圈中,我校作为株洲市唯一的一所大学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为我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外部友好环境。

(二)重大挑战

1、与高水平大学存在较大差距

与湖南省“教育强省”建设和“新型工业化” 建设以及株洲改造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迫切需求相比,与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要求相比,我校差距很大。一是办学理念需进一步转变;二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三是教育资源结构性短缺比较严重;四是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待健全与提高。

2、事业发展中凸显出四大矛盾

由于多年来积淀的体制性障碍,加上新校区建设任务艰巨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校发展中日益凸显出三大矛盾:一是办学资源紧张与确保本科教学质量的矛盾;二是建设资金短缺与加快新校区建设的矛盾;三是生源逐渐减少与本科办学规模扩大的矛盾。这些矛盾严重阻碍着我校事业的发展。

3、核心竞争力急待增强

为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确保学校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国内各高校纷纷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成果的大跨越。而我校办学历史短,基础设施薄弱,经费相对困难,办学实力不强,在高等教育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对高层次师资、科技人才缺乏吸引力,急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迅速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指导思想与发展思路

(一)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以实现“中部崛起”和建设“教育强省”为契机,以人为本,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谐发展;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主动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老工业基地株洲振兴和中国包装现代化,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相关行业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多学科间交叉渗透和协调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属先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

(二)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国内知名、省属先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

办学类型定位:高水平的教学型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湖南新型工业化、中国包装现代化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重点扶持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包装行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学科专业群,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主动积极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包装现代化。

(三)发展思路

在未来10年内,学校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特色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狠抓“质量工程”建设,形成以高水平教师队伍和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分阶段、有步骤实现学校的建设发展目标。

一是坚持和谐发展的治校思路 学校坚持以党建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为先导,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民主管理,科学决策;坚持科学的政绩观,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规律,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在稳定办学规模的同时强调办学内涵的同步提升;坚持按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来优化和完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校区功能结构,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学校内部各种关系;坚持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建设和谐校园和节约型大学,保障可持续发展。

二是坚持质量至上的立校思路 学校历届党政领导都牢固树立了“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将质量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努力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越的办学条件;加大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学科依托和智力支撑;坚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建设,“十一五”期间,拟投入1000万元用于实施“质量工程”,其中2007年已投入254万元;坚持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管理工作方针,改进管理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坚持科研促进教学,创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机制,鼓励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加强校园环境和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作为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

三是坚持人才为本的强校思路 学校贯彻“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行业和学科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引进科研团队;投入大量专项经费支持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培训进修、学习访问,参与科技合作研究;坚持开展“教学之星”和“教学新秀”评比活动,努力培育教学名师;实施学科学术带头人制度,组建学术团队,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建构了适应当代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教学体系;广泛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成立了特困生助学基金;开展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四是坚持特色创优的兴校思路 学校始终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在不同层面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治校方略上,坚持和谐发展,形成了“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和“明德、精业、求实、创新”的校风。在学科专业上,集中有限资源,自觉担当起推进湖南新型工业化、株洲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建设“包装强国”的历史使命,扬长避短,打造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群,进一步凝练学科专业方向,做强以包装为优势方向的学科专业,并在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大力构建一支省内知名、行业一流的师资队伍,努力增强以特色优势学科专业群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在服务面向上,凭借业已形成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与包装行业的良好合作关系,形成了“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包装行业”的定位。弘扬这些特色,将确保学校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和持久的生命力。

四、目标与任务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学校发展的整体战略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5年)是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强化办学特色,实现由专门学院向多科性大学过渡的阶段;第二阶段(2006——2010年)是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以工为主、省属先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的阶段。第三阶段(2011——2015年)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突破,协调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教学型大学的阶段。“十一•五”期间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一) 办学层次和规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扩大本科教育规模。到2010年,在校研究生达到1200人,在校本科生达到15000人。

(二)学科专业。重点建设特色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新兴学科专业,确保专业办学质量。到2010年,建设好3个省级重点学科,培育3个后备省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点达到40个;工程硕士、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初具规模;启动“申博工程”,为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创造良好条件。到2010年,本科专业达到50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8个。

(三) 师资队伍。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到2010年,生师比不超过18:1;师资队伍的年龄、专业、学历、职称和学缘结构有明显改善。着力培养一批省级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数达到7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到15%;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达到50%左右,其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达到15%。

(四) 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建设10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主编10部以上全国规划教材,建设8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必修课使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达到50%以上;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实验总学时的70%以上。

(五) 科研工作。到2010年,承担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含工程中心)6个,并在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争取建成1个达到国家级水平的重点实验室;加强产学研相结合,发挥特色学科优势,与企业合作建设10个开放型研究开发基地,建成国家级的包装研究基地;发表和出版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加快科研力量整合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科技创新团队,促进总体科研水平达到省属院校先进水平。

(六) 办学条件。完成新校区图书馆和校园网络中心建设,完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开通网上教学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办公系统,实现教学资源、图书情报资料和教学科研信息共享;继续加强基础实验室建设;建设好新校区的标准田径运动场和体育馆。

(七) 加快新校区建设。创建一个自然和人文有机融合的“绿色校园、数字化校园、文明校园”;积极实施校区整合。到2010年,全校原则上只设工学院老校区和河西新校区,河西新校区主要承担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老校区主要承担独立学院教育。

(八) 管理体制。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完成教学院系调整;加快管理体制改革,精简管理机构,形成校、院(系)两级责权利关系明确的内部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区分行政职权和学术职权,建立起竞聘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和合理的分配制度;建立优质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体系。

(九) 对外合作。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兄弟院校、社会团体和大型企业联合办学的新模式,拓展学校发展空间;增设国际学院,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力争与6所以上的国外高校建立长期友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利用对外合作的渠道,积极引进人才、智力、资金及科研合作项目。

五、战略措施

为实现前述目标,学校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教育思想和办学观念大讨论,组织开展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16年远景目标专题研讨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确处理扩大规模与调整结构、学科专业建设与校园建设、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织全校各院系在广泛调研、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各自的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学校通过定目标、给政策、拨经费等方式,鼓励和推动各院系主动积极地加快建设和发展,确保学校规划目标的实现。

加强高等教育研究,定期组织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校领导带头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熟悉教育法规政策,掌握高校管理的基本特点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构建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

成立发展规划处,负责收集、反映学校建设发展和存在问题的基本数据;建设、维护和利用好学校教学状态数据库;加强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的收集整理;拟定学校建设发展规划,编写学校年度发展分析报告等。

成立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聘请全国知名学者、政府要员、企事业领导、地方名流和校友代表、离退休教师代表担任委员会成员,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健全重大事项专家咨询论证和群众代表听证制度,确保行政决策科学、民主;进一步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

(二)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按照“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的原则,组织全校各院系、各学科专业制定各自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确立各自的重点发展方向和研究领域,落实相应措施,切实保障专业办学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增强比较优势。

完成专业布局结构调整。在重点建设机械与材料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技术等工科类学科专业的同时,在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优势专业,通过促进各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全校学科专业体系相对完善、各学科专业相互匹配、整体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形成比较完备的多科性大学学科专业布局。

进一步加强重点及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建设好现有的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设计艺术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在建设好已现有的包装类专业的基础上,今后要重点凝炼学科方向,集中力量,再建设5—7个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覆盖面广、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级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设立专项基金用于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建设,把重点学科建设与争取硕博士授权点工作和提高科研水平结合起来。

聚合学科专业资源。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资源非常有限,但在资源的配置上却较为分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坚持以学院为中心,适度整合研究基地、研究所及其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统筹考虑学科竞争优势与学科结构优化需要,建立健全学科专业、院(系)、学校三级办学状况评估体系,资源配置与经费资助要以相应的学科建设规划和评估结论为基础,充分调动学校、学院、学科带头人及相关学术骨干学科建设的积极性。

进一步改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加大学术梯队建设力度,优先资助梯队成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所进行深造。

(三)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大教学投入,切实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行政用房、实验用房、电子阅览室、图书资料室、语音实验室等主要场所的生均值全面达到评估良好以上要求。教学投入的经费总量不低于学费收入的25%,并以评估要求为基准,逐步实现学校办学规模适度增长与学校软硬件建设的协调发展。

以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基础和实践技能、外语及计算机、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积极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继续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大力提倡“双语”教学;精选高质量教材;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监控体系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近期投入1000万元用于学校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力争在2008年一举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实习的社会实践的组织与指导,实施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加强校内外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外语语音室建设;加强教学实验室建设,使教学仪器设备满足教学需要。

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研究生,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培养计划;加快研究生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及时将各学科新的前沿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创新研究生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夯实研究生基本理论知识,强化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研究生培养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建立与完善;加大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与考察;健全研究生导师遴选与聘任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度,明确对导师的研究能力与培养能力的要求,推动其教学创新。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与创业能力为重点,着力探索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更大发展潜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模式。

(四)切实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教学科研协调发展

确立特色鲜明的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围绕设计艺术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学等省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硕士点,整合学术力量,形成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和研究团队,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

增加科研事业费和科学实验仪器设备投入,改善科研条件。自2006年起,学校每年投入300万元、争取中国包装总公司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实行一般科研学术成果纳入分配考核,大项目、大成果重点资助的运行管理机制;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在科研立项、人才配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

加强开放型研究开发基地建设。联合知名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好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加强科技攻关,注重技术创新,努力为我省新型工业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

实行积极的科研奖励政策。对获得国家级及其他重大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主要成员和其他有功人员给予适当奖励,对在科研中做出重大成就的人员给予重奖,对在科技成果推广和科研基地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也给予相应奖励。

优化学术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适度拉长评价和考核周期,营造良性竞争、激励创新的学术氛围;加强对各院系学科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益的评估,建立以学术贡献为主要依据的资源配置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强对教学研究单位及个人的年度科研工作考核,对学校重点支持的学术团队、学科、研究所等制定单独的考核标准,按照规划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考核;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议、学术决策咨询和学术监督中的作用,确保学术决策及评价的客观公正,推动学术健康发展。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安排专项培养资金,重点资助在职青年教师接受高学历(学位)教育和特色专业类师资的国内外培训;有计划地选拔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一流大学举办的各种课程进修班和学术研讨会,提高学术水平。

引进和培养优秀学术团队。以重点建设学科为核心,吸引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到学校工作,鼓励和支持他们组成跨院系、跨学科的科研创新团队。结合教学工作,培育教学创新团队,形成以教学名师和教学骨干为主、结构合理、能够承担重大教改项目的教学团队。

加大人才引进与稳定的工作力度。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对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确保引进人才充分发挥作用。

健全和完善吸引、培养和用好人才的有效机制。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衔接、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才从注重单纯提高个人待遇向想干事业和干成事业方面转变。

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工作激励、奖惩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提高教师聘任中的竞争性与选择性,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规范岗位津贴制度,建立教学业绩与收入分配紧密结合的机制,收入分配政策重实绩、重贡献;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表彰、交流、宣传和考核等制度,对教师进行良性的激励和有效的约束。

积极开发兼职教师资源。制定兼职教师工作条例,完善兼职教师工作制度与管理规范,鼓励兼职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支持我校的发展;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根据兼职教师的工作质量,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六)加强制度建设,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精干高效、权责明确、关系协调、运行顺畅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组织体系,合理划分行政管理职能,确保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系统高效运转。

加强干部任用制度改革。实行公示制、试用制、任期制等,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干部任用机制;科学制定并落实干部培训规划,建立并完善校内干部岗位交流制度,提高干部队伍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与合作能力,强化管理队伍的团队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认真落实处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组织部门总负责、纪检监察部门督察、党员与群众参与、民主党派监督、领导干部自律的“五位一体”的干部监督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

(七)完善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

搞好校园规划与建设。按照新校园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了新校区征地拆迁和一二期工程的建设任务,完工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2007-2010年将再分期建设图书馆、主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公共外语教学区等设施。

加大对实验室、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等基本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使生均指标始终保持在合格标准以上。科学规划和调整全校实验室布局,逐步形成相互配套、资源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办法,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和学科调整需要,及时调整和丰富馆藏文献资料,充分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建成集信息采集、综合、分析于一体的校园管理信息系统;加大校园网建设力度,各部门和各院系要加强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子政务管理和校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加快网上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八)加强财源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学校必须开源节流,建立多元筹资体系,努力拓宽经费来源。在力争省、市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专项资金支持;适度扩大招生规模,降低办学成本,增大发展经费总量;加大后勤社会化改革力度,从社会引进学生宿舍等各类服务用房建设资金;大力争取行业支持;积极争取社会名流、校友、企事业单位到学校设立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捐赠各种物资设备,捐献部分办学经费。

建设“节约型”大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反对铺张浪费,禁止滥用公款吃喝娱乐;严格会计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逐步建立部分仪器、设备、场地、器材谁使用谁维护,谁受益谁出资的有条件使用制度;鼓励各院系对外发展在职教育、科技服务与科研攻关;提高学校高新技术企业对学校的经济回报。

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管机制和节约激励机制,厉行增收节支,防止浪费;防范财务风险,将学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杜绝各类资金违规使用现象;完善招投标制,加强对重大基建与采购项目的民主决策和依法审计;完善土地、公房、投资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配置体系和协调高效的运营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使用效益。

(九)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建设,改进干部作风,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积极推进校务公开,不断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惩治和预防相结合,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道德思想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教育功能,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扶贫助学”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改善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引导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成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高素质人才。

CopyRight 2015-2020 湖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湘ICP备08106044号   邮箱:fzghc201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