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通大学“餐厨技术与劳动体验”课堂上,学生们边学边做,默念着动作要领,小心翼翼地揉着面团,热情高涨。
将食堂后厨转变为沉浸式劳动育人课堂,是南通大学打造的劳动教育新课程。该校工程训练中心发挥实训特长,依托学校后勤保障部设备资源及食堂高级技师团队,以“技能传授+价值引领”为目标,系统化设计劳动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同时,推进科创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组织学生参观先进烹饪机械设备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引入可食用3D打印等前沿技术,引导学生思索未来烹饪器具的多样发展。
学校还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场景向生活场域延伸,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开设“传统手工与缝制实践”等极具生活气息的特色劳动课程,引导学生从单一技能培训向“技艺传承+文化认同+素养提升”三维育人的跨越升级。课程由专任教师、实验师、工程师、高级技师共同指导,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并建立教育成果评价与转化机制,通过劳动成果展示、技能竞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形式,推动劳动教育成果服务社会。